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

觀世音菩薩在哪裡 ?文/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曾經說 :“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呢?”

也許,你會懷疑 :“真得有觀世音菩薩嗎 ?”

或者,你會自問 :“觀世音菩薩真的靈驗嗎 ?”

觀世音菩薩在哪裡 ?


他在我們每一個的心裡,當覺知到自己起慈悲心,即知有觀世音菩薩 。


慈是“予樂”,悲是“拔苦” 。慈悲兩字,代表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累劫勤苦 —— “給予一切眾生快,拔出所有眾生的苦” 的無我精神 。


當我們心生起帶給別人快樂,為別人解決問題的善念,並化為實際的行動,那就是觀世音菩薩和我們印心的 “拈花微笑” 之時 !


觀世音菩薩具有各種的化身,我們每一個都可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有時是一隻狗,或是一朵花,乃至我們的敵人,他們在某個特別的時刻出現,甚至發生某種現象,都隱藏在因緣之中,要我們去參究洞察的觀音心 。如果以世俗之相,要去尋找觀世音菩薩的話,就好比水中撈月一般,徒勞無功的 。


有時,我們也會抱怨,為何向觀世音菩薩祈求了,卻未能如願呢 ?


那麼,你也要自問,你求的是什麼願 ?是為滿足自己私欲的願望呢 ?還是為了利益他人的無私之願 。


有時菩薩未立即滿你的願,也許你還需要花上一段時間,多培養一些耐心去等待這個願望的到來 。相信他的安排,默念思惟,把身心安住在諸佛菩薩身上,這也是一種心性的鍛鍊 !如果太多事唾手可得,念句聲觀世音菩薩,就能得到所求的一切,那麼你會懂得珍惜嗎 ?不 。因為你的心還不夠堅定,不夠深切,不夠廣大 。


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福由心生】南無 👌觀世音菩薩🌿

 【福由心生】南無 👌觀世音菩薩🌿

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沉浸下來,漸漸減少對事物的慾望;學會讓自我常常歸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起點。遇到心情煩躁的時候,喝一杯清茶,放一曲舒緩柔 和的音樂,閉眼,回味身邊的人與事,慢慢梳理新的未來。

讓心休息,也是一種修行。

給您 無量光的祝福 infinite blessings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2025.07.13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因緣愈多,成就愈大! 文/星雲大師

 因緣愈多,成就愈大!

文/星雲大師


世間上最寶貴者,並非黃金白玉,也非汽車洋房,最可貴者乃是“緣分”。人與人要有緣分才能合好;人與事要有緣分才能成功;人與社會,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緣分才能圓滿功德。


“緣”之一字,意義甚深,結緣就是播種,不播種,將來怎麼能有收成?結緣愈多,銀行的存款也就愈多,銀行的存款多了,還怕事業沒有成就嗎?


世間上的一切功成名就,都有原因,而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靠“因緣”。世界上有的人富可敵國,但是沒有人緣,到處被人嫌怪;有的人貧無立錐之地,反而到處受人歡迎,這都要看他平常是否有與人“結緣”。


佛陀告訴我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緣的方法很多,例如對人行個注目禮,就是用眼睛跟他結緣。贊美某人很好,就是用口與人結緣;或是用服務、用技術、用心意、用道理都能跟人結緣。


“緣”不是佛教的專有名詞,緣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緣是屬於每一個人的。人的一生中都是在“緣”中輪轉,例如機會就是機“緣”,眾“緣”和合才能成功,建房子少個一磚一瓦,都不算完成。


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碰到困難就會有貴人適時相助,這都是因為曾經結緣的緣故,所以今日結緣就是來日患難與共的準備,“結緣”實在是最有保障的投資。


“給人利用”也是一種“結緣”,人不僅不要怕給人利用,有東西也不要怕給人分享,因為人與人都是相互關係的存在,彼此是一種因緣的組合。因此,“給人”就是給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結緣”能化解嫌隙,平日抱持“結緣”不“結怨”的態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時機成熟,一定可以獲得對方的好因好緣。

人是依靠因緣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應該多多廣結善緣,因緣愈多,成就愈大。


有時一句好話、一件善事、一個微笑,都能給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成就大好功德。所以,每個人都不能輕易放棄任何結緣的機會。結緣,使我們的人生更寬闊,前途更平坦;積德結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學佛學禪 文/星雲大師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佛心是什麼



佛心是什麼

2011/05/19  佛弟子文庫


佛心是放下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放下過去的煩惱,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很多時候很多事求之不得,不如放下。放下是一種坦然,不是無奈,更不是放棄。放下是一種大度,是一種徹悟,是一種靈性,惟有放下,才能得到自由快樂,才能真正得解脫。


佛心是寬容


寬容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一種激勵。寬容是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謂,無拘無束,無塵無染。當然,寬容不是無原則地放縱,也不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寬容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君子之風,是智慧人持有的一種忍耐。佛說: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佛心是智慧


佛說:「智慧猶如一盞明燈,它輕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煩惱的暗室」!佛心中的智慧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是大徹大悟洞砌過去、現在、未來。


佛心是無慾


人是應該有慾望的,佛說的無慾,並不是讓我們拋棄一切的慾望,而是指要拋棄那些讓我們迷失自己的慾望,不如貪婪,莫要放縱自己的慾望。因為縱欲是一種罪。無慾則剛,無慾才能快樂,無慾才能得大解脫


佛心是平常心


佛說:平常是道。何謂平常心?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之心。我們只有心無雜念,將功名利看穿,將毀譽得失看破,將勝負成敗看透,才能獲得平常心。世事無常,在各種磨難面前,在各種誘惑和慾望面前,我們若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那麼就能成佛得道


佛心是慈悲


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著想,廣積善德,便是慈悲,佛與魔的區別不在於法力的高低,而在於是否有一顆慈悲的心,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世上善惡有報,在世上行惡必遭惡報,心懷慈悲行商必有善報,常懷有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


佛心是力量


佛除了教我們向善,還教我們怎樣獲得成功,怎樣成佛得道,怎樣改變命運。佛說:凡事需堅持,凡事需忍耐,凡事需付出,凡事需盡力。佛不僅是智慧的化身,還是力量的化身。佛心有一種巨大的積極的感召力,指引著我們一路前行。


佛心是隨緣


前世五百次的迴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短短今生的一面鏡子,前世多少香火緣。牽手是有一種緣,迴眸是一種緣,擦肩是有一種緣,生命是有一種緣,親情是一種緣,假如還有來生,來生也是一種緣。組成人生的,就是那無數個緣,讓你去結,去解。。。惜緣,隨緣,才能以佛心看緣起緣落。

金剛經啟示

金剛經啟示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佛前供花供果

 「花」表達敬意與緣分,以及想要傳遞的敬拜或祈求之意。 「果」則代表開花之後的結果,也意指希望自己的祈求,能有個圓滿的結果。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目*侯] 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目*侯] 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  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  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  歷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  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蝎  氣毒煙火然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迴去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焰

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025年7月6日星期日

【煩惱降伏】

 【煩惱降伏】南無 🍃伏魔觀音🍃

每晚睡前,試著原諒所有的眾生。🤲

輕輕閉上雙眼,靜靜清理自己的心。讓過去的過去,讓翻頁的翻頁。無論今天發生什麼事,讓傷心、憤怒、煩惱......慢慢沉澱。

一輩子不長,心甘情願,隨緣消業。

給您 無量光的祝福 infinite blessings





【淨土就在心裡】

 【淨土就在心裡】☀️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人生不求完美,平淡才是常態,是自己的何必去爭,別人的何必去搶,世態可以炎涼,做人必須善良,世界可以混亂,內心不能骯髒.......淨土不在他方,就在自己心裡。

給每顆心 ☀️💖☀️ 無量光的祝福 infinite blessings



為善最樂 文/星雲大師


 

早安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