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九月十九日 —— 恭迎觀世音菩薩出道紀念】
星雲大師曾經開示,念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世音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三好四給,用慈眼去觀察眾生的需求,用耳朵傾聽眾生的痛苦,用美言安慰眾生的煩憂,用雙手撫平眾生的創傷,人人做個觀世音,那麼世界就會越來越好 !
那麼要如何做個日日觀音呢 ?
悲傷的時候有歡喜的表情 歡笑的時候有悲傷的掛念
忙碌的時候有輕鬆的感受 輕鬆的時候有忙碌的進取
貧窮的時候有富貴的自尊 富貴的時候有貧窮的謙虛
急燥的時候有緩慢的修養 緩慢的時候有急燥的精神
受苦的時候有快樂的觀念 快樂的時候有受苦的心情
發怒的時候有慈悲的心腸 慈悲的時候有發怒的認真
得意的時候有失落的想法 失落的時候有得意的喜悅
擁有的時候有喜捨的個性 喜捨的時候有擁有的感受
觀世音菩薩在任何時間,空間,永遠打開慈悲的門,“千處祈求千處應” ,只要苦難眾生,一心稱念他的名號,觀世音菩薩其音聲,即刻就會前往救度;若眾生有所救,觀世音菩薩也會令其得到滿足 。甚至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應化身,遊諸國土,以慈悲方便度脫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