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

人之本性 文/星雲大師

 圓滿人生 24/96

星雲法師著


人之本性


  

  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寶藏,那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也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只是,這個真心往往被蒙蔽而不自知。世間上的人每天只知道追逐過眼雲煙的功名利祿,雖然它不真實不恆久,可是大家互相爭奪掠取,對於真正實在的真如本性,反而不去探究,不想擁有,任由我們的真心在五趣裡流轉,在六道裡輪迴,多麼可惜!儘管生死流轉,幸而我們的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什麼是我們的本性?我有四點看法:

  

  一、通身是眼,看不到:這個真如本性,縱然是我們全身都長了眼睛,也找不到它;就像是電,你把電線剪開來,哪裡找得到電?但是雖然看不到,卻並不表示沒有電,真如本性也是如此。

  

  二、通身是耳,聞不及:縱然我們的全身都是耳朵,也聽不到真如本性,因為它不是用聲音可以聽得到的。就如《金剛經》講:「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一個人的真如法身是看不到、聽不到的。

  

  三、通身是口,說不著:一張口,要敘述我們的真心佛性,也無法說出一個模樣;就算通身是口,也說不著真面目。

  

  四、通身是心,想不出:我們的本性真如不是憑想像,也不是從分別心就可揣摩的。唯識家講轉識成智,所謂的識,就是分別,用智慧的大圓鏡一照,本來面目才能現前。因此,大家要能體悟自己的大圓鏡智,這是很重要的。

  

  所以人的本性,就是:

  

  一、通身是眼,看不到。

  

  二、通身是耳,聞不及。

  

  三、通身是口,說不著。

  

  四、通身是心,想不出。



五蕴 文/星雲大師

 你知道什麼是五蘊嗎?星雲大師說,五蘊就是我


     

「五蘊」是什麼?五蘊就是「我」的代名詞。


比方我們說張三先生、李四先生,在文學裡面有時候就用「其」來代表,例如「其人好善良」、「其人古怪"。又例如「他」、「那個」也是代名詞,「把那個拿給我」,如果那是個茶杯,那麼,「那個」就是茶杯的代名詞。

五蘊就是「我」,「我」稱五蘊。「我」為什麼叫作「五蘊」?

「蘊」是積聚的意思,那麼「我」就是山五個東西積聚而成的。

「我」是由這五樣東西積聚的:色、受、想、行、識。

「色」就是我們身體上物質的部分,比方頭髮、皮、肉、骨頭、指甲。《般若心經》里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色」就是物質的意思,不能把它當成紅、黃、藍、白、黑等顏色的意思。

「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作用。識,就是我們精神的主體、我們的心。識,是認識、辨別。我有眼識,我就認識張三、李四、高樓、平地;我有耳識,就能辨別聲音好不好聽;鼻子有識,就能分別香臭;舌頭有識,就能知道咸淡;身體有識,就能感觸舒服或不舒服、好硬或好軟;心也是識,心能分別過去、現在、未來,種種思想。是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心識,就叫作「六識」。

精神的心和物質的色,結合起來才成為一個人。如果人沒有物質的身體,沒有頭髮、骨頭、皮肉,精神怎麼表現呢?又如果這個肉體沒有了精神,也就變成行屍走肉了。人為什麼死?就是沒有心了,心離開身體了,如同一個人住的房子壞了,他就必須要搬家了。

那麼當物質和心識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三種精神的作用。

一為「受」,身心能感受到好苦、好樂等。甚至人家問我們:「這時候感到怎麼樣?」我們說:「我現在感受到不怎麼樣。」這種無所謂也是一種感受。

二為「想」,也就是思想、了別。有了思想就會發動行為、力量,就想到去做。

三是「行」,行為。一有了「想」以後,就想到要「造作」,想要做些什麼。

物質的色和心的識合起來,有了受、想、行的作用。那麼把色、受、想、行、識合起來,也就是「我」。

平常我們說人是由四大五蘊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地、水、火、風。

地大,如身上的骨頭,是堅硬性;

水大,如流汗、吐痰、大小便溺,是潮濕性;

火大,就是身體的溫度,是溫暖性;

風,就是呼吸,它是流動性。

如果這四大種的物質條件不和,我們就會有毛病了。

四大就是五蘊中的色蘊。

人是四大種條件、元素和合而成的。世界上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四大種。

例如我們住的房子,當中的鋼筋、水泥,不就是地大嗎?水泥要加水才有黏性,不是水大嗎?鋼鐵要經過火煉才會堅固,不是火大嗎?房子要通風才不易損壞,不就是風大嗎?

又例如一朵花的生長也需要四大種:要土壤,就是地大;要澆水,就是水大;要在有陽光的地方種植,就是火大;要空氣流通的地方,就是風大。假如沒有土壤,沒有水,沒有陽光,沒有空氣,花就不能成長。

世間的一切都是地水火風和合而成,每一個東西裡面都有地水火風,每一大裡面又有四大,例如一個地大里就有水火風,一個風大裡面就有地水火。

我們吃的冰棒也有地水火風:

地大,很硬;水大,冰是由水凝結而成;還有火大。或有人問:冰棒這麼冰,怎麼會有火?

我們要知道,水在零度時結冰,但是除了零度,還有零下十度、零下二十度、零下三十度,可見得冰裡面也有溫度不同。

有一次,來了一個叫歐伯的颱風,由宜蘭登陸。颱風一結束,我到宜蘭去關心,結果發現有一個山頭的草統統都枯黃了。我覺得奇怪:就是把草割下來,也要明天後天它才會黃,為什麼颱風一走,它就黃了呢?這就是風中有火。一九七七年在高雄登陸的賽洛瑪颱風也是一樣,佛光山上的樹木經過風吹以後,統統都枯黃了,那也是因為風裡的熱度所引起。

地水火是物質,那麼風怎麼是物質呢?茶杯是物質,因為我們拿得到;人、房子是物質,因為我們看得到。但是風我們看不到,怎麼會是物質呢?風是物質。賽洛瑪颱風來的時候,我在這裡,你在那裡,雙方都看不到彼此。風吹來時,灰蒙蒙一片,如同起霧般,對面不見人,這時候我們用肉眼就能看到風的「厚度」。平常的風我們是看不到,不過它有阻礙的力量,比方風很大的時候,會把人吹倒。所以風也是物質。

有一次佛印禪師講經,已經開始講了,蘇東坡才姍姍而來。佛印禪師一看:「學士,你怎麼到現在才來?已經沒有你的座位了。」大家都坐滿了,你還能坐到哪裡去呢?

蘇東坡就說:「何不假借和尚的四大五蘊之身為座?」意思是說:沒有座位,那我就坐到你的身上去。

佛印禪師說:「好!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回答得出來,我就把身體讓給你坐;你如果回答不出來,我們有一個交換的條件,就是你為官的玉帶要送給我做紀念。」

蘇東坡說:「好的,公平!你問吧。」

佛印禪師就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依何而坐?」

我們平常講四大,四大是空的,五蘊也是假的,五蘊和合,一分散就沒有了。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你依何而坐?空了,能坐在哪裡?沒有了,又要坐在哪裡?

由於蘇東坡回答不出來,所以他的玉帶到現在還留在鎮江金山寺里。






現代人的新形象 文/星雲大師

 圓滿人生 23/96

星雲法師著


現代人的新形象


  

  在現代的社會中,一個人的形象好壞,關係著自己前途事業的成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維護自己的形象,要讓別人一聽到自己的名字,就想:這個人很講信用,這個人很有能力,這個人很忠貞,這個人很有道德。要樹立這樣的形象,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性格呢?

  

  一、要融和尊重:人與人相處要能融和,不要太偏執、太自我、太傲慢,要尊重別人、恭敬別人,能與人相互尊重融和,你的形象才會好。

  

  二、要團結包容:社會不是一個人的,社會是大家的,是人人共有的。所以我們和人相處,必須跟大眾團結,不能強求別人完全採納自己的意見。對於見解和我 不一樣,方法和我不一樣,甚至語言不一樣、地域不一樣、年齡不一樣的人,我都能包容,所謂「有容乃大」,能包容別人,表示自己高人一等,必能贏得別人的信 服。

  

  三、要互讚互助:在社會上如果要有前途,要受人尊重,必須先讚美別人,幫助別人。你肯讚美別人,人家才會讚美你;你能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所以能經常讚美別人、幫助別人的人,他的形象必定很好。

  

  四、要樂觀進取:人不能天天板著面孔,每天憂愁滿面的,因為沒有人願意每天跟一個煩惱人在一起。除此之外,也不能天天說洩氣的話,天天消極悲觀,因為 也沒有人願意跟一個不上進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們留給別人的印象,必須是樂觀進取的,這樣子,別人才會重視你,形象才會美好。

  

  所以,現代人應該如何樹立好的形象?

  

  一、要融和尊重。

  

  二、要團結包容。

  

  三、要互讚互助。

  

  四、要樂觀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