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

青蓮花與佛教的淵源




 


青蓮花與佛教的淵源

2021-12-29 安住蓮花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淵遠流長。佛教文化活動中,經常會在佛像、佛塔、經書等殊勝三寶所依面前,供養具有妙香的蓮花、曼陀羅花、青蓮花,以及美麗的花鬘。人們在堪爲殊勝福田的一切佛像前,供上令人愜意的所有天花,以及用美花及珍寶等精心穿成五顏六色的花鬘、寶鬘,以此表達對佛的敬意。

《維摩經·佛國品》曰:「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寂行。」蓮花即代表了由煩惱而至清淨的最高修爲,是從煩惱中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聖人化身。所以佛教中的蓮花,代表一種智慧至上的境界,即所謂「開悟」。

佛教有「花開見佛性」之說,這裡的花即指青蓮花,也就是蓮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蓮的心境,就出現了佛性,能夠體悟世間,開悟見佛。

蓮花一共有五種顏色:白色、青色、紅色、紫色、黃色,佛教中將之稱爲「五種天華」。五種顏色之蓮花,分別爲五大虛空藏菩薩所乘坐,並各自代表著不同的佛義。而在這五色的蓮花中,又以白、青兩色最受佛教的青睞。其中青蓮花即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譯爲優鉢羅,其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其花瓣狹長而寬廣,青白兩色分明,尤其酷似佛眼,故佛經稱之爲「蓮眼」,即爲觀音菩薩的眼睛。

世間的蓮花均依靠日光而開,只有青蓮花是依月光開啓,喻示清妙、純淨與智慧之大成。青蓮花蔓和合香便以其殊妙而富於變化的香氣,如月光般流淌出清妙吉祥之韻,扶助寧靜與智慧,在青蓮的啓合之間開得佛眼悟空明。

佛教於兩漢時期傳入中國本土,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發展得蔚爲大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由此可見當時佛教之盛行。雖然目前中國絕大多數人只見五色蓮花中的四種而不見青蓮花,但在一系列佛教文藝作品中卻經常出現它的身影。如南北朝(梁)江淹《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梁元帝《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台帶風。」梁簡文帝《佛像銘》云:「滿月爲面,青蓮在眸。」諸多的詩文中都以青蓮喻佛眼,啓智慧之門。


佛教中,蓮花是廣義的指稱,它不僅指屬於睡蓮科、生長在池塘中的荷花,也包括生物學上僅有蓮花形狀的洋荷花等。凡人肉眼僅以常見的池中之荷花爲荷,而不知在陸地上還有別樣之荷。

在佛教盛行的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地,無論大型寺院還是家中佛堂,都供奉著一種綠色的貢果,它形如荷花未開之時的橢圓形,但單個花瓣卻比普通荷花厚實。這種名爲「洋薊」的植物傳說便是佛教所指的青蓮花。青蓮花在歐洲原產地也被賦予了生長發育、誠信純潔和智慧清明的意義。



願將本文的功德至心回向給法界所有衆生,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