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

我們所說的佛,其實是不存在的. 文/星雲大師

 




我們所說的佛,其實是不存在的......


星雲大師說:我們所說的佛,其實是不存在的,佛是你內心的信仰,你自律、樂觀、慈悲,不斷提升自身修為,你就是佛。


世人為何要拜佛所求不過是,請願、求官、求財、求子、求文憑、求福壽雙全……


又有很多人不信佛,因為信佛也看不見佛,即便是燒香拜佛,也不可能應驗。


你害怕鬼,鬼卻沒傷你半點毫毛;你供養佛,佛也沒讓你盆滿鉢滿。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求佛不如求自己。


「佛」字是「佛陀」的簡稱,原意義是「覺者」或「智者」。


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行者,皆得成佛。


世上本無佛,因為佛在心中。心中亦無佛,因為我們每個人自己都是佛。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佛,佛就是內心的信仰,走向佛,就是在走向自己,覺醒自己,不斷修養提升自己。


「信佛」是一種概念,「拜佛」是一種形式,「學佛」是一種過程,「修佛」才有可能對人的心性產生作用與改變,只是有可能而已。


真正修佛的人,其實修的是自己的一顆心。


一個人的好壞,跟誰都沒有關係,所有的結果靠的是事在人為,而不是異想天開。


向外求,求而不得,向內求,源源不斷。


貴人從來不是別人,而是不服輸的自己,生活不會辜負勤奮的人,現實也不會放過懶惰的人。


所以,燒香拜佛只是形式,真正要求的應該是自己。

神通 文/星雲大師



人生四要 文/星雲大師



 人生四要

星雲大師


有人認為,人生只要過得踏實,不在於長短,只要過得真切,不在於繁華。也有人說,決定人生的,不是際遇而是態度,不是貴人而是實力,不是神跡而是努力,不是幸運而是付出。每個人都希望人生過得平穩,過得有意義,究竟人生應該怎麼創造?列舉"人生四要":

  第一、要增加信念:

一個沒有信念的人生,就像沒有根的浮萍,失去了根本,迷失了方向,只能隨波逐流。有信念的人,具足信心,具有堅定的意志、堅強的毅力,面對事情,就會全身充滿鬥志,不怕跌倒,不怕失敗,做什麼事情就容易有成。

  第二、要發揮性能:

花草有其性能,懂得運用,一花一草都是良藥;樹木有其性能,適得其性,大小枝幹都是材料。人也有人的性能,要瞭解自己的性能、長處,依照專長髮展,比方文學、藝術、建築、管理、行政、農業……將自己的能力開發,將自己的性能發揮,人生就能過得充實有意義。

  第三、要培養功力:

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無論做什麼,都要有功力。練武的人,不只是招數變化,更講究修身的功夫;烹飪的人,不但要求菜色香美,更重視心意的供養。做人也要增強各種功力,如信用、誠懇、慈悲、精進等等,以此來培福進德,並增長自己的內涵與實力。

  第四、要計劃未來:

不會生活的人,只想到眼前要做什麼,走一步算一步,因此匆匆忙忙,容易出錯。會生活的人,事先做好計劃,事先預備妥當,所以從容不迫,有條不紊。生活不只是看現在,還要看未來,在生活、讀書、進修、經濟、家庭、休閒各方面,做出三年、五年、十年計劃,乃至一生計劃,甚至是來生計劃;人生有計劃,心裡就有預算,也才能踏實。

  生命短短數十載,有的人懶懶散散,昏庸度日;有的人汲汲營營,斤斤計較;有的人踏踏實實,務本生活;有的人則進德修業,有著高尚的人格。要怎樣過自己的人生?這四點意見可供參考。


第一、要增加信念。

第二、要發揮性能。

第三、要培養功力。

第四、要計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