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
2024年5月25日星期六
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
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
2024年5月22日星期三
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
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
鏡子 文/星雲大師
鏡子
文/星雲大師
執法嚴明,判案公正者,我們稱贊他「秦鏡高懸」;心地純正,明察事理者,我們形容他「虛堂懸鏡」;以別人的行為來警戒自心,我們稱之為「鏡戒」。「鏡」有映照、典範、警惕之義;在中國人的眼裡,「鏡」有一種清淨、明朗、湛然、光可鑒人的含義。別人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可以反映自己的優缺好壞。觀察別人的言行,可以從中觀照、瞭解自己,做為自己修養的借鏡:
第一、整肅儀容以銅為鏡:儀容整齊、端莊,是一種禮貌,讓人有舒服的感受。要知道自己的儀容是否端莊美好,是整肅或紊亂,必須透過鏡子的映照。在鏡子面前,我們的形貌一覽無遺,清晰可現。透過鏡子整衣束裝,能顯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第二、鑒賞山河以水為鏡:水是山的鏡子,可以映照出山的容顏,山的壯麗。雖說山河大地美麗如詩畫,不過,光有山沒有水仍嫌不足,水中倒影映出的山岩、綠樹、雲朵,更具飄渺幽遠的意境。是故以水為鏡,可以鑒賞出山河的瑰麗與壯闊。
第三、端莊民心以德為鏡:世間人形形色色,每個人都各自有著不同的想法、個性、觀念,究竟是好是壞、是優是劣,有時無法從表面看出,必須透過道德的鏡子來彰顯。行為合乎道德的人,便擁有美麗莊嚴的心。所謂「種樹者培其根,種德者養其心。」要鑒賞一個人是否品德端莊,有時不完全從外表、衣著、行動去評判,應該以道德的鏡子為標準。
第四、陶鑄聖賢以心為鏡:所謂聖賢,如何論定?可憑其心來映照,他有般若心嗎?他有慈悲心嗎?他有忠義心嗎?他有仁德心嗎?歷史上,岳飛有忠義之心,故成為民族英雄;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肝義膽,為世人緬懷千古;範仲淹心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留得一世英名。古來聖賢為世人留下值得學習、效法的典範,我們觀其心,也要見賢思齊,以其心為鏡,來陶鑄自己向善向上之心。
「人目短於自見,故借鏡以觀形。」誠然,借鏡可以做為瞭解、修正、改進、反省自己的依據,讓身心桶底脫落,徹見本來,也應自許做一面鏡子,光鑒照物,成為別人的模範。
第一、整肅儀容以銅為鏡,
第二、鑒賞山河以水為鏡,
第三、端莊民心以德為鏡,
第四、陶鑄聖賢以心為鏡。
2024年5月16日星期四
歡喜. 文/星雲大師
歡喜
文/星雲大師
根據我過去的所知所見,好像信佛教的人士,都是愁容滿面,都帶著一副悲苦的心情,總是說:「苦啊!人生是苦啊!」當時我就感到很奇怪,為什麼你不創造人生的快樂,只天天叫苦呢?什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三界火宅、苦海無邊,整個人都充滿了這種消極的思想與情緒。
其實,我覺得不需要如此,人生的煩惱、憂愁、歡喜、快樂,都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人心好像工廠,不善於經營的工廠,都是冒黑煙,排出骯髒的水;假如你善於經營工廠,那麼產品必定優秀、良好,如此就能在社會上與人競爭,這都要看自己的能量與創造力。
我個人「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雖然生長在憂患、苦難之中,不過我會訓練自己忍耐的力量,不感覺到憂愁、苦難,反而覺得快樂。每天都歡歡喜喜的,甚至帶動佛光山的信徒、年輕人,大家都是樂觀開朗,正向思考。在佛光山,好像天天都是過年一樣,沒有人憂愁、悲觀、消極。
我認為人這一生當中,其他的用處可以沒有,但你創造歡喜都不能嗎?那太沒有用了。你能創造歡喜,對自己的生活、修行非常重要,所以我自己提倡歡喜。在佛光山「給人歡喜」是我們的信條,我自己也有願心,願意把歡喜、禪悅布滿人間。
佛教要帶給眾生的,是歡喜的佛法,不但要給人幸福、快樂,也要給人歡喜,讓每個人都能解脫煩惱枷鎖,對人生充滿希望,進而讓人間成為歡喜的樂土。
我希望信佛的人,甚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們,不要覺得人生是悲苦的,要感到人生是快樂;要創造當下的人間淨土,不必等到將來才到極樂世界。我們當下承擔、當下觀想、當下發心、當下接受世間的一切,和人生不必對立;甚至憂愁、困難也不必拒絕,那你即刻就可以轉苦為樂、轉憂為喜。
所以,創造歡喜、快樂,佛教應該鼓勵信徒這樣做,如此信仰才有價值;而自己與佛教接觸,對佛教有了信仰,這樣人生也才有價值。希望這個世界上,人人都能歡喜,人人都能快樂。
2024年5月15日星期三
浴佛 文/星雲大師
“浴佛”,佛真要我們替他洗浴嗎?其實是借外在的佛來滌洗我們的內在佛,浴佛主要是在淨浴我們的心。慶祝浴佛節,我們應該以“道德人格”、“慈悲心”、“尊重他人”等莊嚴的心態來慶祝佛誕節。
(——摘自星雲大師《佛教.儀制》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別名無量壽佛、無量光佛、觀自在王佛、甘露王。密號為清靜。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
據記載,他發了四十八誓願,因此成就了他成佛的願望,而成為阿彌陀佛,據説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夠避免一切痛苦。
“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
阿彌陀佛代表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能夠默默守護狗年和豬年出生的人,通天智慧,擺脱煩惱,不疲不倦,與社會與家庭共創人生佛業。
阿彌陀佛,以無盡願力誓渡一切眾生,不捨悲願,以無量光明照獨行者,業障重罪皆可消減。
生肖為“狗”和“豬”的人本命佛是阿彌陀佛
文章摘自百度
【以類聚】南無 阿彌陀佛
【以類聚】南無 阿彌陀佛
自己是什麼款的人,就容易吸引什麼樣的人。
一切的發生都是自己招喚而來......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好運自來。
給您 無量光的祝福 infinite blessings
2024年5月14日星期二
六法醫六病 文/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談“治病” | 六法醫六病
我們身體上有生、老、病、死種種病症,心理上也有貪瞋、愚痴、邪見等毛病。無論是身體上,或是心理上的病,總得找醫師來治病。佛教就和醫學一樣,主要醫治我們的心病,佛陀對人類施予的教化,不僅治療肉體上的疾病,並且除去眾生精神上的苦惱,因此說佛陀是大醫王,佛法是心藥方。以下提出「六法」來醫治六種病症:
第一 節省能醫貧
貧是不足,窮是匱乏;如果能節省一點物欲,節制對外的攀緣,甚至節省時間、生命、感情,就能夠醫治我們外在和內在的貧窮。
第二 恬淡能醫躁
煩躁令人不安,焦躁無法平靜;如何醫呢?恬淡可以對治。心中多一分適意與樸實,就是恬淡。胸中多一分定力與安穩,就能把你煩躁的毛病治好。
第三 隨緣能醫愁
愁,是人的一大煩惱;閒也愁,忙也愁,愁感情、愁工作、愁財富、愁兒女、愁功課、愁人際關係……,真是愁煞人也。假如能夠隨緣、隨喜,知道苦樂兼受,都是從緣所生;榮譽歡喜、哀苦憂惱,也是因為過去因緣所致。明白得失生滅隨緣,心無增減,你就不會發愁了。
第四 讀書能醫俗
俗,也是一種病,怎麼樣才能把俗去除?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讀書、看經就是一個好方法。它能變化氣質,能開拓視野,昇華自己的境界,增加人生的智慧,因此說「讀書能醫俗」。
第五 正念能醫心
有時候,我們心不正、心不真、心不喜、心不慈,或者心壞、心歪、心私、心病……,總之,心的毛病林林總總。如何醫呢?用正念對治。正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天、念戒,就能降伏煩惱,醫治心病。
第六 信佛能醫邪
迷信不怕,邪信才可怕。所謂正信,是信仰有歷史事實根據的、信仰有道德慈悲的、信仰有能力救苦救難的、信仰能讓人格淨化的。因此,以學佛的正見,可以去除邪信。
所以這「六法醫六病」:
第一、節省能醫貧,
第二、恬淡能醫躁,
第三、隨緣能醫愁,
第四、讀書能醫俗,
第五、正念能醫心,
第六、信佛能醫邪。
2024年5月12日星期日
善心惡念 文/星雲大師
善心有若及時雨,好讓枯木長新枝;
惡念如同狂飆風,直叫大地盡蒙塵。
A kind heart is like the timely rain that helps a withered tree grow new shoots.
An evil thought is like a dark storm that devastates the earth.
作者:星雲大師
2024年5月11日星期六
【大無畏】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大無畏】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無常是人生的常態,看遠一些,當下能活得自在;
😉得失是人生的常態,看透一些,當下能笑得自在😀,
平平淡淡是生活,來來去去是人生;生活無求心自淡,人生不比心自安。
給您 無量光的祝福 infinite bless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