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

觀世音菩薩在哪裡 ?文/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曾經說 :“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呢?”

也許,你會懷疑 :“真得有觀世音菩薩嗎 ?”

或者,你會自問 :“觀世音菩薩真的靈驗嗎 ?”

觀世音菩薩在哪裡 ?


他在我們每一個的心裡,當覺知到自己起慈悲心,即知有觀世音菩薩 。


慈是“予樂”,悲是“拔苦” 。慈悲兩字,代表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累劫勤苦 —— “給予一切眾生快,拔出所有眾生的苦” 的無我精神 。


當我們心生起帶給別人快樂,為別人解決問題的善念,並化為實際的行動,那就是觀世音菩薩和我們印心的 “拈花微笑” 之時 !


觀世音菩薩具有各種的化身,我們每一個都可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有時是一隻狗,或是一朵花,乃至我們的敵人,他們在某個特別的時刻出現,甚至發生某種現象,都隱藏在因緣之中,要我們去參究洞察的觀音心 。如果以世俗之相,要去尋找觀世音菩薩的話,就好比水中撈月一般,徒勞無功的 。


有時,我們也會抱怨,為何向觀世音菩薩祈求了,卻未能如願呢 ?


那麼,你也要自問,你求的是什麼願 ?是為滿足自己私欲的願望呢 ?還是為了利益他人的無私之願 。


有時菩薩未立即滿你的願,也許你還需要花上一段時間,多培養一些耐心去等待這個願望的到來 。相信他的安排,默念思惟,把身心安住在諸佛菩薩身上,這也是一種心性的鍛鍊 !如果太多事唾手可得,念句聲觀世音菩薩,就能得到所求的一切,那麼你會懂得珍惜嗎 ?不 。因為你的心還不夠堅定,不夠深切,不夠廣大 。


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福由心生】南無 👌觀世音菩薩🌿

 【福由心生】南無 👌觀世音菩薩🌿

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沉浸下來,漸漸減少對事物的慾望;學會讓自我常常歸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起點。遇到心情煩躁的時候,喝一杯清茶,放一曲舒緩柔 和的音樂,閉眼,回味身邊的人與事,慢慢梳理新的未來。

讓心休息,也是一種修行。

給您 無量光的祝福 infinite blessings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2025.07.13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因緣愈多,成就愈大! 文/星雲大師

 因緣愈多,成就愈大!

文/星雲大師


世間上最寶貴者,並非黃金白玉,也非汽車洋房,最可貴者乃是“緣分”。人與人要有緣分才能合好;人與事要有緣分才能成功;人與社會,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緣分才能圓滿功德。


“緣”之一字,意義甚深,結緣就是播種,不播種,將來怎麼能有收成?結緣愈多,銀行的存款也就愈多,銀行的存款多了,還怕事業沒有成就嗎?


世間上的一切功成名就,都有原因,而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靠“因緣”。世界上有的人富可敵國,但是沒有人緣,到處被人嫌怪;有的人貧無立錐之地,反而到處受人歡迎,這都要看他平常是否有與人“結緣”。


佛陀告訴我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緣的方法很多,例如對人行個注目禮,就是用眼睛跟他結緣。贊美某人很好,就是用口與人結緣;或是用服務、用技術、用心意、用道理都能跟人結緣。


“緣”不是佛教的專有名詞,緣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緣是屬於每一個人的。人的一生中都是在“緣”中輪轉,例如機會就是機“緣”,眾“緣”和合才能成功,建房子少個一磚一瓦,都不算完成。


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碰到困難就會有貴人適時相助,這都是因為曾經結緣的緣故,所以今日結緣就是來日患難與共的準備,“結緣”實在是最有保障的投資。


“給人利用”也是一種“結緣”,人不僅不要怕給人利用,有東西也不要怕給人分享,因為人與人都是相互關係的存在,彼此是一種因緣的組合。因此,“給人”就是給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結緣”能化解嫌隙,平日抱持“結緣”不“結怨”的態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時機成熟,一定可以獲得對方的好因好緣。

人是依靠因緣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應該多多廣結善緣,因緣愈多,成就愈大。


有時一句好話、一件善事、一個微笑,都能給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成就大好功德。所以,每個人都不能輕易放棄任何結緣的機會。結緣,使我們的人生更寬闊,前途更平坦;積德結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學佛學禪 文/星雲大師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佛心是什麼



佛心是什麼

2011/05/19  佛弟子文庫


佛心是放下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放下過去的煩惱,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很多時候很多事求之不得,不如放下。放下是一種坦然,不是無奈,更不是放棄。放下是一種大度,是一種徹悟,是一種靈性,惟有放下,才能得到自由快樂,才能真正得解脫。


佛心是寬容


寬容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一種激勵。寬容是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謂,無拘無束,無塵無染。當然,寬容不是無原則地放縱,也不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寬容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君子之風,是智慧人持有的一種忍耐。佛說: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佛心是智慧


佛說:「智慧猶如一盞明燈,它輕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煩惱的暗室」!佛心中的智慧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是大徹大悟洞砌過去、現在、未來。


佛心是無慾


人是應該有慾望的,佛說的無慾,並不是讓我們拋棄一切的慾望,而是指要拋棄那些讓我們迷失自己的慾望,不如貪婪,莫要放縱自己的慾望。因為縱欲是一種罪。無慾則剛,無慾才能快樂,無慾才能得大解脫


佛心是平常心


佛說:平常是道。何謂平常心?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之心。我們只有心無雜念,將功名利看穿,將毀譽得失看破,將勝負成敗看透,才能獲得平常心。世事無常,在各種磨難面前,在各種誘惑和慾望面前,我們若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那麼就能成佛得道


佛心是慈悲


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著想,廣積善德,便是慈悲,佛與魔的區別不在於法力的高低,而在於是否有一顆慈悲的心,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世上善惡有報,在世上行惡必遭惡報,心懷慈悲行商必有善報,常懷有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


佛心是力量


佛除了教我們向善,還教我們怎樣獲得成功,怎樣成佛得道,怎樣改變命運。佛說:凡事需堅持,凡事需忍耐,凡事需付出,凡事需盡力。佛不僅是智慧的化身,還是力量的化身。佛心有一種巨大的積極的感召力,指引著我們一路前行。


佛心是隨緣


前世五百次的迴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短短今生的一面鏡子,前世多少香火緣。牽手是有一種緣,迴眸是一種緣,擦肩是有一種緣,生命是有一種緣,親情是一種緣,假如還有來生,來生也是一種緣。組成人生的,就是那無數個緣,讓你去結,去解。。。惜緣,隨緣,才能以佛心看緣起緣落。

金剛經啟示

金剛經啟示